楼房二次供水当心把水源二次污染
水箱、蓄水池等设施若密封不严、未及时清洗,非常容易受到污染对于二次供水设施的监管,目前还是空白,更没有统一的标准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建筑“越长越高”,这些高层建筑中所需的饮用水,不得不采用二次加压的方式供往用户。
二次供水设施是指城市公共供水系统中所设置的蓄水池、水窖、水箱、水泵等供水设施,在住宅小区、医院、宾馆等场所,都是必备的供水设施。换句话说,二次供水关乎每个人的用水安全。
这些蓄水池、水箱等设施,若密封不严、无人监管或未及时清洗,非常容易受到污染,从而影响老百姓的用水安全。为此,记者走访了多家小区以及城中村,发现各个小区自有一套供水管理系统,但并无统一监管。
城中村:屋顶水箱供水隐患重重
二次供水设施离不开水泵二次加压,通过水泵加压,把水泵到屋顶水箱,然后靠水箱内的水自重压力回流到用户,这是较为传统的水箱供水法。目前,这类二次供水主要集中于城中村等人口密集、屋龄较长的片区。
省城学府街大马村是个典型的城中村,村民大多有自建的楼房。村民刘先生家有栋高七层的楼房,一到六层都是出租房,分成单间出租,目前这栋楼大概住着60户人家。
刘先生告诉记者,这种自建的楼房,水压不能把水供到七层。“建房时就在楼底造了个水窖,通过水泵将水输送到楼顶的水箱中,再通过管道送到住户家中。”
在刘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七层的水房。水房外,两扇大铁门被硕大的锁头紧紧地箍住。刘先生说:“钥匙只有我这里有,其他人进不去的。”打开门,记者看到,一个长宽大约2.5米,高约2米的混凝土水箱立在房间里,记者明显感觉到了房间里的潮气。在水箱旁边放着一把长梯,记者顺势攀上,看到了水箱底部。里面的水虽然很清澈,但箱底还是能看到一些细微的沉淀颗粒。
见记者心生疑虑,刘先生说:“每年,我们都要对水箱进行清洗,一般一年一两次。其实,也没人规定必须洗几次,觉得脏了就洗洗。”刘先生坦言,由于水池较大,需要聘请清洗工来完成,“有时候觉得麻烦,能将就也就将就了。”在刘先生看来,“水是流动的,不会积攒下多少不干净的东西,何况自己也在吃,从没出现过什么问题。”
新建小区:新技术避免污染
除了屋顶水箱供水外,变频输送也是二次供水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检测管网压力,采用变频方式调整水泵转速控制水流量来实现加压供水,我们常听说的无塔供水、变频供水、无负压供水等都是这种原理。
新建北路的迎泽佳园,是一个高28层的高层小区住宅。据迎泽佳园物业员工李先生介绍,小区里的供水实行管道分离供水,依靠两套水泵将一楼蓄水池里的水供给住户,分为低区泵和高区泵,二者以14楼为分界点,因此不需要在楼顶建水箱,从而避免了再次污染。
当记者问到蓄水池多久清洗一次时,李先生说:“一季度换一次水,半年清洗一次蓄水池,所以基本没什么污染。防疫站也会定期过来打药消毒。”
李先生带记者来到了一楼的蓄水池。这是一个混凝土结构的长方体,上部有两个与外界连通的圆柱体,不过圆柱体上加了盖子,并且上了锁。但是,记者观察发现,两个盖子上方,由于潮湿,铁皮已经有些斑驳。
同样在省城锦泽苑小区,这里水箱设备采用了更为先进的供水系统—无负压供水。所谓无负压供水,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供水方式,这种设备不但节能效果好,还能一定程度上避免水质遭受污染。
负责人冯先生说:“无负压供水完全靠电脑控制,锦泽苑住宅小区共27层,1到4层是靠自来水的正常水压直接供应,从5层开始采用无负压供水,5到17层是用中区泵控制的,17层以上则是用高区泵控制。无负压设备公司每个月定期会派人过来检修设备。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因为它是全封闭式的,不需要像老式小区屋顶要建水箱,比传统的水箱更节能更卫生,从而避免污染。”
自来水公司:监管目前仍是空白
总体看来,目前,太原市的二次供水状况参差不齐,有传统的屋顶水箱供水方式,也有较为先进的变频供水、无负压供水方式,那么二次供水的安全卫生该如何保障,到底有没有相关部门监管呢?
对此,太原市自来水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自来水公司有自己的标准,如果是采取一户一表的方式,我们就负责将自来水直接供入户。至于二次加压的蓄水池,则不归我们管,我们只负责将水送进蓄水池,接下来的供水则不属于我们的责任范畴。”当记者问到有无部门监管时,太原市自来水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说:“目前来说,二次供水的监管仍是空白。不仅没有相关部门进行监督,而且更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许多小区单位都是自成一派,自己进行管理,自己找人清洗。”
太原市自来水公司一位多年从事二次供水蓄水池清洗工作的人员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太原市城市公共供水系统中的二次供水设施,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清洗消毒处理,但是目前来看,并非所有的相关小区或单位都能做到这一点。”
- 上一篇:恒压供水传感器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2013/11/6
- 下一篇:政策开始利好无负压成套供水设备行业有望触底反弹 2013/10/29